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 的若干政策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在落实好已经出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助企纾困扶持政策措施。 一、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 1.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2.2022年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将省级人民政府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 3.鼓励各地可根据条例授权和本地实际,2022年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 4.2022年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 5.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 6.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各地可统筹各类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2022年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鼓励各地可根据条例授权和地方实际给予减免。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 7.2022年引导银行用好2021年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2.2万亿元资金,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优先支持困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8.2022年发挥好支持普惠小微的市场化工具引导作用,对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用好4000亿元再贷款滚动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困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领域的倾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续贷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按正常续贷业务办理,不得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保持合理流动性。 9.2022年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落实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督促指导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 10.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研究实施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完善整治涉企乱收费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防止对服务业的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效果被“三乱”抵消。鼓励服务业行业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促销活动。 二、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 11.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餐饮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对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2022年原则上应给予餐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 12.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13.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餐饮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提出申请,经参保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14.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数据,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多发放信用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餐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15.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餐饮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续保续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资、提供融资担保费用补贴。 16.鼓励保险机构优化产品和服务,扩大因疫情导致餐饮企业营业中断损失保险的覆盖面,提升理赔效率,提高对餐饮企业的保障程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给予保费补贴。 17.鼓励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地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老年人助餐服务给予适当支持。不得强制餐饮企业给予配套优惠措施。 三、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 18.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零售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对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2022年原则上应给予零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 19.中央财政通过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一个上行(农产品上行)”和“三个下沉(供应链下沉、物流配送下沉、商品和服务下沉)”。 20.中央财政继续通过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等。 21.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零售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提出申请,经参保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22.对于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推荐的应急保供、重点培育、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名单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适当降低贷款利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给予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零售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数据,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多发放信用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零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23.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零售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续保续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资、提供融资担保费用补贴。 四、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 24.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同时,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扩大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范围。 25.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提出申请,经参保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缓缴,期限不超过一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26.加强银企合作,建立健全重点旅游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库,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酒店、旅行社等重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27.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28.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细化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合理确定预付款比例,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旅行社支付资金。 29.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供给。建立重点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降低新发放贷款利率,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主动让利。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30.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良好的旅行社、旅游演艺等领域中小微企业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的积极作用,建立中小微旅游企业融资需求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旅游相关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主题民宿等个体工商户分类予以小额贷款支持。 五、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纾困扶持措施 31.2022年暂停铁路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一年。 32.2022年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 33.2022年中央财政对符合要求的新能源公交车,继续按照既定标准给予购置补贴,且退坡幅度低于非公共领域购置车辆。 34.2022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力度,支持公路、水运和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等。 35.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存在困难的新能源出租车、城市公交运营等支出。 36.加强信息共享,发挥动态监控数据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道路水路运输企业特点的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盘活车辆、船舶等资产。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对信用等级较高、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交通运输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相关主管部门提供企业清单供金融机构参考。鼓励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交通运输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六、民航业纾困扶持措施 37.2022年暂停航空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一年。 38.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统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以及地方自有财力,支持航空公司和机场做好疫情防控。 39.统筹资源加大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继续通过民航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航空航线、安全能力建设等予以补贴。继续通过民航发展基金等对符合条件的中小机场和直属机场运营、安全能力建设等予以补贴,对民航基础设施贷款予以贴息,对机场和空管等项目建设予以投资补助。鼓励地方财政对相关项目建设予以支持。 40.研究协调推动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游企业协商取消航空煤油价格中包含的海上运保费(2美元/桶)、港口费(50元/吨)等费用。 41.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枢纽机场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航空公司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航空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航空公司和民航机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建立绿色通道。 七、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 42.认真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有效恢复和保持服务业发展正常秩序。一是建立精准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餐厅、商超、景点、机场、港口、冷链运输等服务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库,落实重点人员和高风险岗位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做到应检尽检。二是提升精准识别能力,确保疫情在服务业场所发生时全力以赴抓好流调“黄金24小时”。三是强化精准管控隔离,科学精准定位服务业重点、高危人群,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其他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四是推广精准防护理念,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民航等行业和相关服务场所工作人员做到疫苗应接尽接,建立工作人员每日健康监测登记制度,增强从业人员和公众疫情防控意识。 43.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防疫政策“五个不得”的要求,即不得禁止低风险地区人员返乡;不得随意扩大中高风险地区范围;不得随意将限制出行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区(县)扩大到所在地市;不得擅自对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集中隔离管控、劝返等措施;不得随意延长集中隔离观察期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服务业行业提出精准防疫要求。一是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应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二是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三是不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要求基础上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确有必要采取封城封区、中断交通等措施或在现行基础上加强疫情防控力度的,须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后实施。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本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总体要求,针对服务业行业特点,建立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问题反映、核实、纠正专项工作机制。 八、保障措施 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形势分析,加大协调推动有关政策的出台、执行落实工作力度,强化储备政策研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加强配合,加大政策宣传贯彻力度,抓紧出台具体政策实施办法,及时跟进解读已出台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诉求和关切。 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特点,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抓好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及时跟踪研判相关困难行业企业恢复情况,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项配套支持政策,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支持企业纾困发展。 各有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纾困扶持措施,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反馈行业发展动态、难点问题、企业诉求和政策落实情况。 ...
习近平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第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各国都面对的重大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有的拉美国家收入不算高,但分配差距很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过去我们是低收入水平下的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同时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一些财富不当聚集给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带来了风险挑战。 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要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当年一些拉美国家搞民粹主义,高福利养了一批“懒人”和不劳而获者,结果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不能自拔。福利待遇上去了就下不来了,搞超出能力的“福利主义”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 实际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点。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红绿灯”适用于道路上行驶的所有交通工具,对待资本也一样,各类资本都不能横冲直撞。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资本活动要依法进行。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要抓紧完善,已有法律法规的要严格执法监管。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要坚持节约优先。“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在生产领域,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在消费领域,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 要优化海外资源保障能力。要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加强同有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扩大海外优质资源权益。 第四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效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很多,但总体可控。要坚持底线思维。古人说:“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我们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 下一步,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要依法合规,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探索建立定期修法制度。要压实责任,“谁家孩子谁抱”,压实地方党政同责,负责属地维稳和化解风险;压实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纪检监察等部门责任,按照各自职责推动风险化解;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制定可行的风险化解方案。要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监管科技水平,补齐监管短板,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要有充足资源,抓紧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和行业保障基金在风险处置中的作用,研究制定促进金融机构兼并收购和化解不良资产的支持政策。地方要主动盘活存量资产,化解风险。企业股东要首先承担风险损失,直至股本清零。要各方广泛配合,金融业建立一体化风险处置机制,充分授权,统筹协调,提高跨市场跨行业统筹应对能力。 第五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要求。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如果传统能源逐步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减污降碳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现场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有关要求,做好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工作,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现就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调整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由财库〔2020〕46号文件规定的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政府采购工程的价格评审优惠按照财库〔2020〕4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自本通知执行之日起发布采购公告或者发出采购邀请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按照本通知规定的评审优惠幅度执行。 四、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执行要求,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国务院部署落实到位,对通知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财政部报告。 ...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26个部门结合北京实际,针对当前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困难,研究提出4个方面18条措施,切实减轻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积极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孵化器、科技园等各类产业载体以直接减免、退还、合同延期等方式给予租金优惠,以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稳定发展。科技型创业创新补助方面,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贷联动支持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业务给予贴息支持,进一步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券对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兑现不超过30万元的补助。 《通知》全文如下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京政办发〔2022〕1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4月22日 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减轻疫情防控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积极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一)实施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要求,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自2022年4月起一次性全额退还,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自2022年5月起一次性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自2022年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加大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并一次性退还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存量留抵税额。(责任单位:北京市税务局、市财政局) (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2年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按照50%税额幅度顶格减征“六税两费”。延续实施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自2022年4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落实规范收费罚款行为有关工作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责任单位:北京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减负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三)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2022年对承租京内国有房屋的在京注册或在京纳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房屋租金,其中对于承租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国有房屋的,减免6个月房屋租金。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实际控制企业要率先落实到位,本市集体企业可参照执行。对承租非国有房屋且无法获得租金减免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区可结合实际给予适当帮扶。对于存在转租情况的国有房屋,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确保免租措施惠及最终承租经营人。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初创型文化企业办公面积房租,通过“房租通”政策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补贴。鼓励孵化器、科技园等各类产业载体以直接减免、退还、合同延期等方式给予租金优惠,以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稳定发展。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符合现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规定的,依法予以减免。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机关事务局、北京市税务局、市文资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四)实施阶段性社保优惠政策。延续实施1%的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到2023年4月30日。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可申请缓缴2022年4月至6月的养老保险费和2022年4月至10月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五)降低企业疫情防控成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快速响应、管控风险,按照“快、严、准、实”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为加强疫情期间城市运行保障,2022年对餐饮、零售、巡游出租车、外卖、快递行业以及从事进口非冷链货物相关经营活动的中小微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具体从业人员范围与“10+3+3”重点行业人群相衔接,所需费用符合规定的由医保基金支付,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共担,执行过程中依托“应检尽检”体系落实。各区可结合本区实际,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责任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委、市邮政管理局、市医保局、复工复产防控组)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六)用好普惠金融政策工具。2022年对符合条件、在贷款服务中心现场办理首次贷款业务的中小微企业,按贷款额给予不超过年化1%的贷款担保费用补助,或按实际获得贷款利息的20%给予贴息补助,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等受疫情影响突出的行业企业贴息比例提高至40%。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倾斜力度,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设立普惠(中小微)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优化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向金融机构精准提供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名单,便利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困难企业。发挥好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作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接续,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不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市统计局、市交通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七)加强融资担保和信用债支持。用好北京市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代偿补偿资金,对担保机构2022年度新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提供不高于实际发生代偿总额20%的补偿。进一步提高创业担保贷款业务经办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为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分别提供最高不超过50万元和300万元的贷款额度,增强创业主体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2022年新申请的银行贷款融资担保费率力争降至1%。用好中央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给予奖补。组织开展专场对接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市发展改革委) (八)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2022年推动本市银行进一步压降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持续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鼓励本市商业银行免收全部单位结算账户管理费和年费,对小微企业通过柜台渠道进行的单笔10万元以下的对公跨行转账汇款业务按照不高于现行政府指导价标准的9折实行优惠。(责任单位: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市金融监管局) (九)提高融资便捷性。进一步发挥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功能,加强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和网络建设,开展“网上畅融工程”快速对接服务。深化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进一步发挥“银税互动”“信易贷”等平台作用,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公共信用信息提供便利。鼓励本市商业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确权平台,为参与政府采购和国企采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确权融资服务。(责任单位: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市金融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局、北京金控集团) (十)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贷联动支持机制,支持银行依法合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探索对符合条件的业务给予贴息支持。进一步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对企业购买开放单位基于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分析、测试、检验等标准化服务的费用,可通过科技创新券兑现不超过30万元的资金补助。(责任单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金融监管局、北京银保监局) 三、加强对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的帮扶 (十一)实施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鼓励社会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助餐服务,按照养老服务机构同等标准,对认定为养老助餐点的社会餐饮企业给予补贴。支持餐饮企业新建连锁直营餐厅,支持额度原则上不超过审定实际投资总额的50%。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中小微商户帮扶行动,对在平台经营的困难商户实施特殊时期服务费优惠措施。鼓励互联网平台开展外卖运营扶持,提供经营诊断、活动策划、推广营销等服务,提高商户数字化运营能力。在东城区、西城区开展核心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行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民政局、东城区政府、西城区政府) (十二)实施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对传统商场和商圈(特色商业街)内的商业主体外立面改造、店内装修更新、设备购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便利店、前置仓、药店等符合本市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提升标准的项目给予不超过各项投入审定实际投资额50%的资金支持。加强商业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资金。(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十三)实施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加大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实施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提高至100%。开展本市使用保险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鼓励保险公司设计开发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等试点保险产品,进一步扩大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范围。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工作交由旅行社承接,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北京银保监局) (十四)实施民航业纾困扶持措施。相关区要结合实际,统筹资金和防疫资源,支持任务较重的航空公司、机场及驻场服务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市级财政资金通过适当方式给予补助。2022年暂停航空运输企业分支机构预缴增值税一年。积极争取民航发展基金等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能力建设等。对符合条件的机场配套项目,市区两级适当予以支持。(责任单位:顺义区政府、大兴区政府、朝阳区政府、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税务局、首都机场集团) (十五)实施公路铁路运输业纾困扶持措施。2022年暂停铁路运输企业分支机构预缴增值税一年,对提供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统筹资金对新能源公交车购置给予补贴,支持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巡游出租燃油车更新为纯电动车,对当年到期报废的巡游出租燃油车更新为纯电动车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北京市税务局) (十六)实施文化演出行业纾困扶持措施。2022年对归属本市地方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继续按照缴纳义务人应缴费额的50%减征。在文艺表演、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领域实施文化消费促进行动。完善北京剧院运营服务平台政策,聚焦营业性演出场所的扶持引导,采取场租、演出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特色演艺集聚区和演艺群落。对示范书店、转型升级书店和“三进”书店等给予补贴和奖励。(责任单位:北京市税务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资中心、市财政局) 四、实施保障 (十七)建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2〕3号),全力打通运输堵点,保障民生物资和重要生产物资运输畅通。针对突发疫情导致的外省区市上下游配套企业停工停产问题,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协调平台,发挥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跨区域协调机制作用,推动配套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各区在疫情期间要加强企业走访服务,及时了解和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努力保持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生产经营稳定。(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京津冀协同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十八)建立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需要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要及时组织做好宣传解读,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市政府督查室、市发展改革委要定期开展督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和区抓好整改落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要抓好全市中小微企业数据库的统筹和完善,市统计局要按季度开展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抽样调查,摸清企业需求和政策落实效果。各区要履行好属地责任,结合本区实际,加强中小微企业数据库动态更新和日常监测,切实抓好政策制定和落地实施,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让中小微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督查室、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各行业主管部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区政府) 以上政策措施适用的服务业范围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及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国统设管函〔2018〕74号)予以认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围可通过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网”予以认定,或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印发〈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银发〔2015〕309号)划型标准予以认定。 ...
实:2.1亿元政策资金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措施》预计投入财政资金2.1亿元,从共同抗击疫情、促进企业发展、优化服务质效三方面发力,包含9条纾困举措,为了加快新扩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范围覆盖至亦庄新城。 此次政策在区内现行关于减税降费、国有房屋租金减免、阶段性社保优惠、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免费核酸检测等政策落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而推出。 “政策的出台主要为了及时、精准解决区内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希望通过‘一揽子’政策助企纾困,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政策的特点体现在准、实、快,准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即体现政策的延续性和叠加性,快即指政策兑现的方式和效率。 政策覆盖范围的扩大不仅体现在房租减免政策,而且体现在首升规奖励行业范围,在区内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首升规奖励基础上,对收入达到规模以上标准并于今年首次在北京经开区纳入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北京经开区企业共同的心声。为此,《措施》在物流、仓储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支撑。对规上工业企业,根据企业上半年产值情况给予0.2‰~0.5‰的一次性物流补贴;对今年新租用北京市范围内临时库房用于零部件生产应急储备的规上工业企业,按照最高1元/平方米/天的标准给予临时仓储补贴,最多补贴200天。 此外,在“稳就业”方面,通过搭建“亦就业”小程序等用工平台,多渠道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在抗击疫情方面,给予企业一次性生产防疫物资补助、日常防疫物资补助,助力企业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
...
昌期开景运,泰象启阳春,5月9日,中垦流通•子州邻里中心项目开工典礼在榆林子洲县隆重举行。子洲县人民政府惠静波县长、中垦三农(北京)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子洲项目公司董事长王道会、中垦三农(北京)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胜朝、县工业商贸局局长赵亚龙,供销社主任王炜、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副局长崔奋荣、住建局副局长崔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钟波、农商行高晓涛、县纪委窦锐、县政府办曹宝、和辰项目投资公司李彦龙等领导嘉宾共同出席了开工仪式。仪式由子洲中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左登根主持。 子洲项目公司总经理左登根主持了仪式 子洲项目公司董事长王道会致词 子州邻里中心是陕西榆林市重点招商民生工程,是我司针对革命老区人口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慢、优质农产品“走不出去、进不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溃泛等特点,精心设计、重点打造的一家新型社区服务综合体。立足智慧云供销电商供应链体系,采用线上+线下,仓储基地、快速宅配为组合的新型社区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更平价、更放心商品;项目还开设社区医疗中心、月子中心、学前儿童智力培训馆、金融、中介、家政、文旅、康养等便民服务,将充分满足老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总公司代表参加榆林重点项目签约 与会领导共同按下项目开工启动球 该项目坐落于工业大道与颐和路交叉口东北侧;西临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与子洲县安置规模最大、基础设施配套最全、搬迁户融合度最高的移民安置区颐和小区紧邻。项目占地面积22.53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以精品农贸为核心,体验式消费为基础,依托APP平台打造全新社区商业模式项目业态丰富多样,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包含2700平的精品农贸、2000平超大型3D影院、3000平的大型购物商超、子洲首个颐养活动保健中心、区域性冷链配送中心、超大共享体验空间及儿童教育街区;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体验一站式生活综合配套服务。项目可创造就业岗位近千个,优先录用 搬迁群众,让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与会人员参观招商运营中心 张灯结彩 喜迎宾客 邻里中心建成后,依托中垦农产品流通体系,结合中国供销、全国农垦系统资源渠道优势,将打造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智慧云供销电商平台,搭建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子洲展销中心,展销全国及世界各地特色农产品,其中智慧农贸市场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实现智能电子支付、市场服务与管理,解决食品安全可追溯等问题;满足子洲人民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同时通过智慧云电商平台,特别是将具有地理标志的子州黄芪、优质芪羊养殖等子州特色农牧产品推向全国,为子州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合作单位领导和员工参加典礼 总包单位项领导发言 ...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造成了全球性的灾难。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的中垦三农,和众多的企业一样,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中垦三农全体同仁,积极响应政府的抗疫政策,努力组织复工复产,奋力拼搏、坚定前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20年,山东项目实现了销售,河南项目、河北项目先后开工,还储备了陕西项目和安徽项目。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垦三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奋战在各地的中垦三农全体同仁及其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对在过去一年中给予中垦三农关心、支持、合作的广大客户、合作方、各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等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的一年,新的目标。2021年,总公司各部门和项目公司正在制定非常亮眼的经营目标。目标让我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目标也具有挑战。新的一年对全体的中垦三农人来说仍然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全球的疫情并没有结束,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要实现2021年的经营目标困难重重,但面对2021年的经营目标,我们没有理由退却,必须努力去突破。这里我希望全体的中垦三农人继续发扬"敢问路在何方"的精神,努力提升组织管理、团队能力、生产效率,降本增效,确保实现各部门和各项目公司确定的2021年度奋斗目标。作为我们伟大祖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将至,我谨代表中垦三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全体同仁及其家人致以最美好的新年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中垦三农(北京)农产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勇 2021年1月18日 ...
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
5月14日上午,应义马市政府邀请,董事长李勇、副总经理戴胜朝、副总经理兼三门峡中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道会等一行,在义马副市长杨杰等陪同下,考察了义马农商智慧园项目,对项目区位、土地征收、城市交通、人居环境等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调研。 在政府会议室双方就义马市经济发展、当地资源、招商政策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义马市委书记杨彤在市两会休会期间特地赶到座谈会现场,与我司考察组一行就在义马投资建设农商智慧园项目,建设冷链物流仓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下一步推进合作达成了意向。 ...
3月30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南昌带领各县市区委书记和常务副县(市、区)长,在市产业集聚区工委书记刘文祥的陪同下,深入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建设工地进行专题调研。 我司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项目经理王道会就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组织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推动项目建设向市领导作了汇报。刘书记对我司加强疫情防控和有序组织复工两不误给予了肯定。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位于三灵快道与紫阳路东北角交叉口,总规划面积500亩,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实施。 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0亿元,占地28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规划有水果、蔬菜、粮油、副食、干调、水产品、冻品、肉禽蛋、豆制品、茶叶、花卉和农资等十二大业态以及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检验检疫中心、冷链仓储中心、电商中心、电子结算中心、分拣配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小微企业孵化器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十大配套功能区。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超过1万人就业,将成为豫西地区建设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功能配套最完善、辐射范围最广阔的农产品标杆市场,成为立足三门峡、辐射豫晋陕、联通全国、助力“一带一路”发展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指导中心。 项目的建成将推动三门峡市涉农商贸流通体系转型升级,提高三门峡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三门峡涉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三门峡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同时,对于开创“三门峡卖全国、全国买三门峡”的农产品流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面对新冠疫情,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一是坚持本地健康绿码认证,积极组织落实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疫。二是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倒排工期,制定追赶工期计划。三是高效落实市产业集聚区项目推进目标,打中垦流通品牌。仅用10天完成所有设备机械材料和施工人员进场,同时抢速度完成项目部1500平米高规格办公区建设和300米道路硬化施工。 目前,物流园项目11#、12#、13#、14#四栋楼基础施工基本结束,转段主体施工基础移交正在进行,各个主位塔吊安装有序推进,16#楼已进入独立基础以上主体施工阶段。 ...
5月13日上午,董事长李勇、副总经理戴胜朝、副总经理三门峡中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道会、三门峡中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怀明等陪同下,对项目施工现场的环保、安全、文明施工、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项目公司管理班子和工程总包方三门峡安迅公司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抓好复工后的安全和防疫工作提出了要求。对项目公司合同管理及项目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按照法务部门和合同规定严格执行,防范各种风险。 下午李勇董事长带领项目公司领导班子拜访了三门峡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刘文祥进行了亲切交流。李勇董事长首先对三门峡示范区党工委对我司三门峡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政府部门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在项目用地、规划审批、重点项目申报、复工复产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深表赞赏。 刘文祥书记对中垦三门峡项目公司的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就土地、规划、审批等手续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说明,对高新区招商引资政策及入驻企业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李勇董事长对三门峡投资环境再次给予了肯定,对与政府城投公司合作成立供应链公司表达了浓厚兴趣,对进一步投资三门峡充满了信心。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贾立耘,招商投资促进局张立新局长等参加了会见。 ...
9月8日上午,位于三灵快道与示范区紫阳路交叉口东北角的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内,彩旗猎猎,热闹非凡,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开工奠基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区领导张光辉、周童、贾立耘、王彦超、于春喜、荆柏松及中垦三农(北京)农产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吕贤友,三门峡中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道会、总经理廖怀明,河南天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军等出席开工仪式,仪式由区招商融资促进局局长张立新主持。 ▲区党工委副书记周童致辞 周童在致辞中表示,区党工委、管委会对该项目建设高度重视,为项目的顺利开工奠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项目开工奠基只是起点,希望中垦三农公司和各施工单位强化时间意识、质量意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大干快上,力争项目早日建成运营,确保把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 ▲河南天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军发言 随后 ,与会领导和嘉宾为项目奠基。来自区直机关各部门工作人员、禹王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以及中垦三农、河南天方等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开工仪式。 三门峡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三门峡中垦国际农批城)是由中垦三农(北京)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总规划面积500亩,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投资10亿元,占地285亩,建筑面积20万㎡;主要规划有水果、蔬菜、粮油、副食、干调、水产品、冻品、肉禽蛋、豆制品、茶叶、花卉、农资等十二大业态以及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检验检疫中心、冷链仓储中心、电商中心、电子结算中心、分拣配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小微企业孵化器、农产品初加工等十大配套功能区。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超过10000人就业;将成为豫西地区建设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功能配套最完善、辐射范围最广阔的农产品标杆市场;成为立足三门峡、辐射晋豫陕、联通全国、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指导中心,该项目的建成对于推动三门峡市涉农商贸流通体系转型升级,提高三门峡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三门峡涉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三门峡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开创“三门峡卖全国、全国买三门峡”的农产品流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
五月再添新篇章 我司隆重举行中垦流通·滁州项目二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5月8日上午,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二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隆重举行。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蔡向东,琅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洪江、区人大副主任陈立、中垦三农(北京)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常务副总吕贤友及股东单位主要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蔡向东致辞) (琅琊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洪江致辞) 仪式上,与会领导和嘉宾纷纷对二期开工表示祝贺,并共同挥锹培土、为二期项目奠基。 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二期的开工建设,对推进滁州市商贸流通产业优化,提升服务业档次和规模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二期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形成冷冻类产品约1万吨、其他农副产品约4万吨的仓储规模,可有效改善一期项目冷链仓储设施缺失和交易大棚经营容量不足的现状,提升园区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 ...
3月8日下午,董事长李勇应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之邀,带队参观考察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考察人员在戴小枫所长的陪同下参观了食药同源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品质评价合作实验室、创新性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合作实验室、精准营养与食品3D打印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传统食品与加工装备研究室、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并观看研究所系列宣传片。 随后双方举行座谈交流会,戴小枫所长以“现代农业的本质与营养健康时代”为题做主旨报告,以营养健康为主题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与重点,是健康中国总体大战略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第一抓手、突破口和物质基础,未来30年我国要以营养健康为总目标,农业、食品、医、药四位一体共同奋斗,进行社会化、工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生产,依靠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制造科学及其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与融合发展,通过大产业、大协作、大科学、大数据、大健康,实现精准营养、精准医药、精准健康及精准个性化服务。 李勇董事长表示精准营养是国际营养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趋势,在传统营养理论的基础上,加强精准化营养技术手段、精准化营养需求和精准化营养产品研究与突破,最终实现人类营养健康的目标,中垦三农愿意与加工所共建一个营养健康产业链,为社会大众贡献营养健康知识、产品和技术,支撑健康事业和产业发展。 会议最终就中垦三农作为理事单位加入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事宜达成共识,双方将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发展方式,以优化膳食结构,保障国民食品营养与健康为己任,大力推动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食物与营养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为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
3月8日上午中垦三农(北京)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在公司总部接见了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副主任、湛南新城管委会主任王续强等一行7人的考察团,双方就投资开发平顶山豫中(平顶山)智慧农贸小镇项目进行了洽谈。 会议前我司常务副总吕贤友带领考察团领导一行参观了北大荒展厅并且介绍了北大荒的产品特色和北大荒的精神。 王主任向我司领导介绍了考察团一行,对湛南新城投资环境和智慧农贸小镇项目作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对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现场建设考察工作给予了肯定,通过对中垦流通(北京)物流有限公司总部考察,更增添了双方合作的信心。 李勇董事长对湛河区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对公司发展和各地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情况作了重点介绍,就公司在农副产品物流和食药康养产业方面的优势,做了详细讲解,对王主任在中垦三农北京物流公司平顶山项目投资上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双方就进一步跟进合作达成了意向,公司常务副总吕贤友、行政副总戴胜朝参加了会谈,区域总经理夏飞全程陪同考察! ...
2019年2月21日应葡萄牙驻华大使若泽·奥古斯托·杜尔特邀请,中垦三农董事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食药康养产业分会李勇会长带队赴葡萄牙大使馆进行了友好访问。双方就两国农产品流通及其他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就我方牵头组建成立中国葡萄牙商会以及促进中葡经济贸易人文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勇表示近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的对葡萄牙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此访推动了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站上新起点,掀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为葡中关系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同时葡萄牙共和国总统马塞洛.雷贝洛.德索萨计划将于2019年春天访华,相信领导人的互访将进一步推动双方的经贸合作,共同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目前中葡之间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投资贸易环境都在历史的最高水平,两国企业界都希望成立中国葡萄牙商会,商会作为一个民间贸易渠道和信息沟通平台将进一步提高两国的贸易水平惠及两国企业。 2019年是中国与葡萄牙建交40周年,也是澳门回归中国20周年,葡萄牙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中垦三农,中国民间中医医研究开发协会在产业资本、中医药,农业农产品生产、流通方面有很多优势资源,中葡互利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对双方合作充满信心。 杜敖杰大使对李勇会长一行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杜大使表示葡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葡投资兴业,对在两国关系最佳的时机成立中国葡萄牙商会的想法高度认可,中国葡萄牙商会的建立将丰富两国的沟通渠道,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贸易机会;葡萄牙高度赞赏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世界各国提供的发展机会,葡萄牙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愿中方企业深化新能源、农产品、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并将提供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中国葡萄牙商会的成立,能进一步促进中葡企业密切合作,加深各层次友好交往,促进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交流。希望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双方同意就商会的组织建设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与联络。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国葡萄牙商会筹备处秘书长程英河参与了以上活动。 ...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化肥负增长的方针政策,而如何积极应对当前的形势,为农业保驾护航,中医农业的技术应用似乎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019年2月25日上午,应中垦三农(北京)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食药康养产业分会李勇会长邀请,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首席科学家章力建,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原晓东会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道龙等专家领导,齐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食药康养产业分会,就《“中医农业+高新技术+地方名特优农产品”促进“食药康养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举行了座谈会,在会上章院长介绍了中医医药技术农业运用及发展现状。专家们对中医农业项目中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的选择和黑龙江项目区的认定进行了探讨,并一致形成共识: 加快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开发,挖掘培育优良的有较高的食药价值的品种,利用中医医药在食药康养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的优势,加快“中医农业”技术和“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增强抗逆性,延长保鲜期,尤其是增加其“食药同源”功能性有广阔发展前景,要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医食药康养凝聚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与文化传承,到2020年,我国社会将全面进入营养健康时代,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提升。目前,我国食品健康产业发展迅猛,以营养与健康为目标的康养产业将成为健康中国的主要内涵和支撑。 章力建表示,“中医农业”可实现农食医药康五位一体共同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食用功能,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为我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中医农业”符合中国国情,为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医农业”得到越来越多领导和专家的重视支持,很多高级科学家已加入到研发工作中。章力建说,目前,全国16个省市区的有关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正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相关工作,现已发现并聚集了一批“中医农业”的优秀实践者和优良的产品。 本次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食药康养产业分会、国际中医农业联盟、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等四家联合行动,就黑龙江及垦区运用中医农业技术,开发生态农产品,提高大豆等当地名优特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进行了研讨,同时对于中医农业技术应用100例书籍的出版,进行了沟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食药康养产业分会李勇会长在研讨会上,就引入产业基金、促进中医农业技术转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书籍出版、成立食药康养中医农业开发研究中心等事项作了表态发言,大家对共同挖掘中医食药康养文化价值,实现资本、科研、生产、流通和消费共赢充满了期待。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食药康养产业分会总顾问杨志强、副会长姚建民、副秘书长戴盛朝,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秘书长刘若帆、执行秘书长刘苏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李静等专家领导参与了会议。 ...